型材加工常見問題及原因剖析
異型材擠出成型過程中不良現象較多,產生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而不是單一的某種確定因素,為了能在異型材生產過程中及時有效排除異常情況,使生產能正常進行,現列舉生產中所遇到的常見異常情況及其排除情況,以供生產廠家參考。
異?,F象 | 產生原因 | 排除措施 |
進料波動,下料困難、不穩 | 1、粉料潮濕 2、加料螺桿轉速不穩、或干濁料密度波動 3、干混料流動性差 4、加料口溫度過高 5、干混料在料斗中形成滯料、架橋或附壁懸掛 6、加料口或加料螺桿阻塞 | 1、干燥原料,勿使干混料受濕 2、穩定工作電壓、穩定熱混工藝條件 3、改善干混料的干流動性 4、降低加料段溫度或冷卻加料口 5、檢查料斗出料情況,或安裝攪拌器 6、清理料斗或加料螺桿 7、盡量使再生料與粉料混合比一定并均勻 |
擠出機轉矩值或主機電流不穩,轉矩升高 | 1、干混料質量不均勻 2、溫度偏低塑化不良 3、加料量過多,塑化不好 4、機內有異物 | 1、檢查原料及混料工藝 2、提高加熱溫度 3、調整計量加料及螺桿轉速 4、檢查并拆裝螺桿、料筒 |
轉矩值下降 | 1、料筒供料不足 2、加料段溫度過高 3、壓縮段溫度過低 | 1、檢查料斗有無物料,有無架橋,計量螺桿供料情況 2、加料段通冷水冷卻 3、提高壓縮段溫度 |
螺桿頂端、口模及濾網間有焦料 | 1、機筒或分流校區溫度較高 2、過濾板或濾網阻力大 3、干混料熱穩定性差 | 1、降低口模溫度 2、清理并加大濾板的通過截面 3、檢查原料PVC等及干混料的熱穩定性 |
模頭內分解,制品表面有分解黃線痕 | 1、口模溫度過高 2、原材料及干混料熱穩定性差 3、機頭表面有凹陷或積料 4、口模結構不合理 | 1、降低口模溫度 2、檢查原材料熱穩定性及混合料質量 3、檢查并清理機頭 4、盡量消除機頭內死角,減少物料在此滯流的時間 |
型材表面粗糙,出現節狀、云狀、波紋狀 | 1、物料混合質量差,不均勻 2、機頭溫度較低 3、混有不同顏色、不同相對分子質量的樹脂 4、外潤滑劑過量 5、口模內壁粘有析出物 6、口模阻力不夠 | 1、檢查混料工藝,提高質量 2、適當提高機頭的溫度 3、一般不混用不同牌號、不同型號的樹脂 4、降低外潤滑劑的用量 5、清理口模 6、減小濾網、濾板截面,增大擠出量 |
型材表面泛黃 | 1、機頭、過渡段、口模溫度偏高 2、原材料或干混料穩定性較差 | 1、適當降低該區域溫度 2、檢查PVC等原料熱穩定性,提高干混料質量 |
表面顏色發暗 | 1、機頭、過渡段、口模溫度偏低 2、干混料色澤不好 | 1、適當提高該區域溫度 2、檢查混料工藝及加料順序 |
型材邊緣有毛刺或呈鋸齒狀 | 1、加工溫度偏低 2、物為塑化不良 3、口模各邊接部分粗糙 4、配方不合理 | 1、提高機頭或料筒溫度 2、提高料筒溫度或轉速 3、進行調整及磨光 4、適當調整潤滑劑、加工助劑用量,減少填料用量 |
異型材尺寸不符合規格 | 1、真空度不夠,定型??p隙堵塞 2、真空度上水不夠,型材表面真空度不夠 3、牽引太快、擠出量不足 4、定型模與口模中心位置未對齊 | 1、提高真空度,清理定型??p隙 2、加大真空上水量,提高真空度 3、降低牽引速度,提高轉速 4、調整定型模與口模中心位置成一直線 |
異型材彎曲或翹曲 | 1、機頭、定型、牽引等裝置中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 2、模具裝配未水平 3、機頭溫度不勻,出料不勻 4、擠出速度過快、冷卻不足 5、定型模和水槽冷卻不足 | 1、調整生產線至一條直線 2、模具安裝完畢后用水平尺校正 3、調整加熱溫度,降低出料速度快處側面的加熱溫度 4、降低擠出速度,改善冷卻條件 5、降低水溫,加大冷水量,或增加冷卻水槽長度 |
型材斷面有氣泡 | 1、物料水分或揮發份含量超標 2、料筒溫度過高,產生分解氣體 3、擠出機排氣真空度低 4、螺桿摩擦熱過高 5、物料穩定性差,穩定劑用量不足 | 1、控制樹脂等原材料水分,混料時注意去除,必要時加預干燥器 2、降低料筒物料的溫度 3、清理管路,開啟真空排氣,酌情提高真空度 4、冷卻螺桿,調整螺桿溫度 5、檢查樹脂穩定性,必要時調整穩定劑用量 |
型材內筋變形或斷裂 | 1、牽引速度不合適 2、口模溫度不合適 | 1、內筋收縮或變薄時,降低牽引速度;內筋彎曲或呈波紋,提高牽引速度 2、內筋收縮或變薄時,提高口模溫度;內筋彎曲或呈波紋,降低口模溫度 |
型材內壁粗糙 | 1、螺桿轉速太快 2、料筒溫度偏低 3、物料水分及揮發物含量高 4、如發生在開車時,可能模芯溫度偏低 | 1、降低螺桿轉速 2、適當提高機筒溫度 3、清理管路,提高排氣真空度 4、適當提高模芯或機身溫度 |
型材縱向或橫向收縮率高 | 1、機頭溫度偏高 2、牽引速度過快,和擠出速度不匹配 3、定型模冷卻不足 | 1、降低機頭溫度 2、降低牽引速度 3、保證冷卻水溫及水壓,提高冷卻效率,必要時要加長冷卻定型模長度 |
型材在定型模內減速或停滯 | 1、潤滑劑用量不足 2、牽引力不夠 3、冷卻不足 4、定型模和口模中心有偏差 | 1、調整潤滑劑用量 2、提高履帶壓力 3、加大冷卻水量,降低冷卻水溫度 4、調整定型模和口模的中心位置成一直線 |
型材加強筋處收縮大 | 1、牽引速度過快 2、擠出速度過快,內筋冷卻不足 3、口模筋槽受拉伸 4、真空操作不當 | 1、降低牽引速度 2、降低擠出速度 3、改善物料的流動性 4、在型材進入定型模前,在其表面用銅針扎數個小孔,使型材成開放式,加強真空吸附 |
制品牽引斷裂 | 1、牽引速度過快 2、定型模內阻力過大 | 1、降低牽引速度 2、減少摩擦,適當降低真空度,盡量選用干、濕混合定型裝置 |
異型材物理力學性能差 | 1、干混料質量差,捏合不均勻 2、擠出工藝條件不當 3、模頭與定型??刂撇划?/span> 4、過濾板和濾網阻力小,背壓較小 | 1、檢查配方,嚴格控制混料工藝 2、調整計量加料轉速、擠出機螺桿轉速,使之匹配 3、機筒內加熱溫度盡量不要太高 4、保證物料塑化良好且均勻穩定 5、牽引速度和擠出速度要配合 6、螺桿轉速不應太低,一般應為50~75%為好 7、擠出機必須開啟真空排氣裝置,并保證一定的真空度 8、定型模不宜急冷,緩冷為宜 9、循環冷卻水的水溫、水壓應告符合標準要求 10、機頭內有合適的壓力 11、 增大過濾板、濾網的阻力,以提高背壓 |
型材有明顯的拼縫線 | 1、機頭溫度偏低 2、物料溫度塑化不良 3、流動應力未消除 4、口模設計不合理 5、口模結構不合理 | 1、提高機頭溫度 2、檢查混料及擠出工藝參數,改善物料塑化狀態 3、加大成型段長度 4、增加口模前段壓力,或增加口模定型段長度 5、增大口模入口處的物料流量 |
如有侵權,請聯系作者刪除